当前位置:

寻找南疆烽燧

来源:网络 作者:吴红 2020-12-10 18:45

  

 

  沿着丝绸之路一路西行,古道上的历史遗存越来越少了,幸亏还有一座座烽燧屹立在沙海之中。古代烽燧亦称烽火台,夜间燃火,白天生烟,主要用以战时通讯,并兼具军吏往来食宿及邮驿传递的作用,遇到紧急情况,还要为那些怀揣红白革囊传达紧急军情的信使提供驿马。

  历史上在西域设置烽燧始兴起于西汉时期,继之为魏晋、盛唐,宋代以后渐趋减少。自西汉开辟西域孔道伊始,出玉门关外分南、北、中三条主要通道。出于当时战略上的考虑,打通中道是控制西域政局的关键举措。公元前77年,楼兰被翦灭,之后,西汉于公元前59年在乌垒设置西域都护府,派遣郑吉(?~前49)为第一任西域都护,实行屯田戍边的政策,以维护、巩固汉王朝在西域的统治。当时,西域都护府以及军事屯田区均设在丝绸之路中道上,如今,能辨识的汉代烽燧遗迹,大都密集于贯通东西的丝绸之路中道要枢位置。丝绸之路南道上的烽燧基本被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,丝绸之路北道上历来烽燧较少,且无更多的史料印证其始终。

  ▼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彩丘。(请横屏观看)

  

 

  烽燧通常设置在军事活动频繁的路段,一般多见于军旅往来的驿道两侧。在平坦的砾石戈壁,由于瞭望条件较好,每相隔约50里设置一座烽燧,在驿道曲折的丘壑之间,则在山顶起台修筑烽燧。烽燧的设置不仅要顾及军事通道的便利,也须兼顾地理环境的特征,同时,设置烽燧的位置必须考虑戍烽吏士的给养。

  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策勒县恰哈乡,一座戍堡的瞭望塔。(2005)

  

 

  众所周知,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,西至嘉峪关,但实际上,西汉初期长城就已经修筑到了敦煌以西。玉门关汉长城历历在目,只不过长城圮废的残垣早已湮没在荒野之中,而玉门关外的一座座烽燧则是万里长城西去的延伸。经过实地考察,从敦煌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台县,有许多残存在地表的烽燧遗迹,其中,库尔勒至轮台百余公里路程,发现了阿克墩、卡勒塔、廷木墩、喀拉亚等17座保存完好的烽燧。

  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,库鲁克塔格山前戈壁上的一座烽燧。(2004)

  

 

  长城是用以军事防御的壁垒,烽燧是用作军事上的通讯设施,当发生警情时点燃烟火,利用光的原理将警情消息传递。在地广人稀的玉门关外,遗留在古道旁的烽燧形成自东向西的防御线。绵长的丝绸之路在烽燧的庇佑下得以畅通,每一座烽燧身上都记录着它们曾经留下的历史瘢痕。

  ▼ 散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双耳陶罐残片。(1999)

  

 

  历史上的楼兰地区曾是汉代至魏晋时期的屯田区,楼兰古城为西域长史府驻地,因此,在这一带以长史府为枢纽,构成了烽燧十里相望的东西通道。时过境迁,历代修建的烽燧逐渐退出了政治、军事舞台,一座座烽燧或因当时政局的动荡而弃置,或因自然环境的恶劣而弃守,最终失去了它在历史上的作用。

  ▼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。楼兰古城,三间房遗址。(1995)

 

  今天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台县,在西汉时曾是西域都护府所在地,库车县为汉代西域都护府统辖的龟兹,这些地区均位于丝绸之路中道,尤其是库车县及周边县区,唐代置安西都护府于交河城,显庆三年(658),安西都护府移至龟兹。库车县至今仍可见到两汉时期、魏晋时期及盛唐时期所建烽燧遗址。

  位于库车县城西北13公里处,有一座克孜尔尕哈烽燧。烽燧基础呈长方形,高13.5米,为夯土版筑,层面清晰,约有90余层,上建有望楼,有坡道相连,是保存较为完好的汉代烽燧遗址。克孜尔尕哈烽燧代表的是一种常见的汉代烽燧建筑形制,与孔雀河河岸阶地上的烽燧及轮台县拉依苏烽燧一线连贯,特征是通体夯土版筑构建,外形大多是正方形或不规则矩形。

  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。克孜尔尕哈烽燧,汉代。基底平面呈长方形,东西长6.2米,南北宽4.4米,高13米,为夯土结构。(1999)

  

 

  走在荒漠丘壑之间,寻找一座座个性迥异的烽燧。途中,烽燧一词几乎不被当地人所理解,他们习惯把烽燧称为“吐尔”,或直接用汉语的“墩”来表示。绝大多数的烽燧分布于荒道丘壑之间,也有少量的烽燧散落在田间或村舍中。

  塔罕西墩买里吐尔(烽燧)是位于农田里的一座烽燧,据考证系唐代屯田驻军所构筑。高达6米多的夯土版筑烽燧,自下而上有3排圆孔横贯其间,圆孔齐整光滑,当初修建时为什么会留下这许多的孔洞,让人十分费解。

  ▼ 阿克苏地区库车县。塔罕西墩买里吐尔(烽燧),底层为不规则圆形,周长21米,系夯土结构,残高6.2米。(2000)

  

 

  萨喀会烽燧是一座形制庞大、结构奇特的烽燧。土坯垒砌的烽燧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,都有一种耸入云霄的感觉。烽燧外部没有坡道,在它的内部修筑了一条阶梯式的通道直达烽燧顶端,顶面上有堞墙,能见度好的时候,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周围几十公里的景物。

  ▼ 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城内,萨喀会烽燧,唐代。高约13.5米,烽燧为土坯垒砌而成,里面自底部有甬道阶梯直通烽顶。(1999)

  

 

  ▼ 萨喀会烽燧的侧面。(1999)

  

 

  ▼ 阿克苏地区库车县三道桥。克西烽燧为土坯垒砌,残高约9米,占地面积近350平方米。(1999)

  

 

  牙哈脱克塔木古城遗址以西1公里的地方有一座烽燧,是牙哈脱克塔木古城的附属建筑。它的形制特点是烽燧之上有面积为21平方米的平台,上面建有戍烽士卒值守的房舍,这是一种设施较好的烽燧。

  ▼ 阿克苏地区库车县。牙哈脱克塔木烽燧,唐代。上部建有长6米,宽3.5米的望楼,系戍卒居所。(1999)

 

  新和县境内迄今保留两座魏晋以前的烽燧,一座名为克孜里埃肯烽燧,另一座是羊达库都克烽燧,两座烽燧之间相距20公里,遥相呼应。这两座烽燧虽同处在古道旁,但建筑形制和结构却不尽同,克孜里埃肯烽燧的基础系夯土版筑,顶面建有望楼;而羊达库都克烽燧系土坯垒砌而成,两座烽燧均有柽柳夹层,这是古人用以坚固烽燧通常采用的一种方式。

  ▼ 阿克苏地区新和县,克孜里埃肯烽燧。烽燧系由土坯垒砌而成,基底为夯土层,每层间有10~15厘米柽柳层。(1999)

  

 

  ▼ 阿克苏地区新和县,羊达库都克烽燧。烽燧位于荒漠中,四周散布沙丘,残高约11米,东南面有15米坡道相连,建于魏晋时期。(1999)

  

 

  ▼ 阿克苏地区库车县渭干河畔。察合烽燧建在400平方米的台基上,基底有木方结构,烽燧为土坯垒砌,残高约8米。(2000)

  

 

  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红白山玛扎塔格烽燧。烽燧高约7.5米,均系就地取材,用棕红色泥土夹胡杨枝垒砌而成。(1999)

  

 

  ▼ 和田地区墨玉县扎瓦乡扎瓦烽燧。(2004)

  

 

  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鄯善县鲁克沁镇。柳中古城遗址,汉代。柳中古城曾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池,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。(1995)

  

 

  ▼ 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亚尔镇,交河故城遗址。(1995)

  

 

  ▼ 羊群徜徉在烽燧周围的荒草滩。(2003)

  

 

  ▼ 从敦煌一路往西,有的烽燧逐渐被漫漫黄沙湮埋。(1995)

 

  ▼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,罗布泊东岸分布着广袤的雅丹台地。(1995)

  

 

  汉初,开拓西域始于张骞出使大月氏。汉武帝元封三年(前108),派遣赵破奴率兵攻破盐池(今罗布泊)小国楼兰,出于军事上的需要,自敦煌以西列亭障至罗布泊。“亭”是秦汉时期县、乡行政建制,所谓十里一亭,十亭一乡,最初是作为往来吏士停留食宿的处所,而“障”则是在险隘地形修筑用来御敌的城垣。自玉门关至罗布泊北岸的楼兰故城,依次为汉代居卢仓遗址;汉代土垠遗址(出土的木简文书称作“传舍”的驿站);之外,便是残损犹存的一座座烽燧了。

  ▼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,汉代土垠烽燧遗址。(1995)

  

 

  历史上,撼天动地的鼓鼙金钲,战马的嘶鸣和军卒的呐喊,都曾在烽燧睽目之下发生过。往事如烟,孑立于荒漠中的一座座烽燧,曾经承受过一次次战火荼毒,它们是历史苦难的塑身。

  ▼ 和田地区民丰县安迪尔古城遗址。安迪尔古城始建于汉代,于公元11世纪逐渐被废弃。(2000)

  

 

  ▼ 和田地区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喀拉墩古城遗址。(1995)

  

 

  ▼ 和田地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常见到胡杨搭建的房屋遗址。(1999)

  

 

  假设演绎历史上的战争场景,在烽燧下点燃了柴薪,站在远处的荒台上,看那青烟升空形成的缕缕烟柱,比邻的烽燧就会相继燔火,西域古道的上空将会出现一道烟幕交织的屏障。倘若,每座烽燧望烽起火所需时间为10分钟,按照黄文弼先生所述,玉门关至楼兰故城约1400里,每50里一站,当设烽燧28台。计算得出烽烟信息的传递速度约为4.5小时,这已足见烽燧通讯之优长。汉代烽燧绵延不绝,从玉门关西至莎车、疏勒(今喀什),路程约2000公里,烽燧烟火传递速度大约需要近14个小时。

  “古时烽侯,为屯戍要政。每一烽台,均有烽竿5支,每支拟须5人举守,计25人,外曲侯1人,掌理全台事务,令史1人,管写文书,外有迎送过往人员及差卡,当有5人,故每台连曲侯令史共有32人,每50里一站,由敦煌至楼兰1400里,当设28台,共须896人,屯田军卒尚不在内。故当时屯戍西域,以敦煌至楼兰论之,当有1500人。又渠犁、轮台均有田卒500人,故当时常备兵当有2500~3000左右。而敦煌太守及将军所领,尚不在其数也”。

  黄文弼蒙新考察日记(1927-1930)

  ▼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莎车县。奴若孜墩(烽燧),宋代。奴若孜墩建在城垣内,高约12米,面积约280平方米,烽燧底基依势建在沉积砂岩之上。(1999)

 

  走进楼兰古城,城内东北角高台上矗立一座烽燧,高度为10.4米。烽燧最初以夯土版筑而成,此后又经多次补修加固。沿烽燧南面的坡道可以登上一面平台,这种平台是戍城将士用来瞭望的处所,即史书上说的“烽堠”。

  楼兰烽燧之下是一片赭红色的地面,地面上残存大量炭化的木质和被烧灼成红褐色的砾石。两汉时期,烽、燧连称,但二者词义各有指谓,所谓“烽”是指兜零(盛装柴薪的笼子)内燃烧的明火,在夜间,以桔槔升至烽燧高处,以示警情;“燧”是指在地面上燃烧柴薪,在昼间,形成一道烟柱来发出警报,即“烽举燧燔”。大致可以认定,楼兰古城的烽燧是一座制式较为典型的汉代烽燧遗址。

  “ 边方备胡寇,作高土橹,橹上作桔皋,桔皋头兜零,以薪草置其中,常低之,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,曰烽。又多积薪,寇至即燃之,以望其烟,曰燧。”

  《汉书》卷四十八·贾谊传第十八

  ▼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,楼兰烽燧,初建于西汉时期,高10.4米,上建有望楼。(1995)

  

 

  汉代筑建的烽燧基本上都是在平台上置高大圆木作为橹,橹上装有桔槔,桔槔的前端连接兜零。平时兜零垂于烽燧之下,一旦发生警事,点燃兜零,平台上的戍卒随即掣压橹上桔槔的另一端,将兜零压升至烽燧顶端。桔槔的升降由平台上的戍卒操纵,平台虽有桔槔设施,却无房舍,因之又称“望楼”。站在望楼之上,听着回荡在楼兰古城郁结千古不散的漠风,延颈东望,看不见沙碛千里之外的阳关,遥想当年,有多少征旅一路泪洒烽燧,直到燃烧的余烬被泪水浸透。那一幕幕紧张的历史册页在无数戍卒昼夜不安中续写,历史的篇章有抒不完的伟绩,也有道不尽的辛酸。

  ▼ 阿提米西布拉克位于库鲁克塔格南坡的山前洪积扇,“阿提米西”是60的意思,“布拉克”意为泉。生活在罗布泊周围的人习惯用60来形容比较多,其实,阿提米西布拉克只有几处泉水。(1995)

  

 

  ▼ 罗布泊四周被高大的雅丹台地包围。(2003)

  

 

  沿着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徒步行走,寻找到了一座座的烽燧。这些个性化的烽燧,因时而改变形制,因军事需要而兴废,从最初单一的用途,发展成为多功能的军事设施。历史上烽燧是用以战争防御的,而最终在烽火狼烟散尽后失落于荒野之中。两汉时期建制的烽燧大多数都已坍塌崩毁,只有少数的烽燧在荒漠戈壁中孤立千秋。

  ▼ 和田地区墨玉县喀瓦克乡以北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高大的沙丘。(2005)

  

 

  昔日的烽燧周边曾是人类生存的环境,而今已沦为不毛沙碛之地,谁曾想到过,古老的烽燧竟在今天成为人与荒漠的警界线?不再烽举燧燔的烽燧渐渐为人遗忘,烽燧无言地伫立在古道边,但它却时时向取道身旁的行人发出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警示,面对一座座烽燧遗存,不由让人隐忧在心。

  ▼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库鲁克塔格山前戈壁。(2004)